新闻资讯

News
使用工具显微镜需要注意什么?

时间:05-29 2023 来自:祥宇精密

在我作为生物研究员的职业生涯中,使用显微镜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从最初学习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到后来接触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高级显微镜,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项既有趣又重要的技能。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使用工具显微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质量控制

在使用工具显微镜之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对显微镜进行质量检查。这可以确保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提供准确、清晰的图像。质量控制包括检查显微镜的机械结构、感应器、光源、滤光器和目镜是否正常运转。特别是在使用荧光显微镜时,滤光器的质量和性能尤其重要。如果滤光器损坏或不当使用,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背景噪声增强,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定期对显微镜进行检查和维护,是使用显微镜的必要步骤。


二、标本制备

在进行显微镜观察之前,正确的标本制备是非常重要的。标本制备不当可能会导致图像失真、伪影和样品损坏。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必须在标本制备过程中避免以下问题:

1. 标本准备时间过长或过短:标本处理的时间应该恰到好处,过长或过短都会对标本结构造成损害。例如,在石蜡切片中,切片时间太短会导致组织未被彻底固定,而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切片变形和伪影。

2. 标本过度干燥或过度湿润:标本过度干燥会导致标本收缩,从而影响样品的形态;而过度湿润则会导致标本膨胀,使得细胞间隙变大,从而影响成像效果。

3. 标本染色不均匀:标本染色均匀度对于获得高质量图像至关重要。如果染料分布不均,会导致部分组织结构无法清晰地显示出来。


三、操作技巧

在进行显微镜操作时,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应该注意的要点:

1. 调焦:在进行显微镜观察时,保持样品与目镜距离适当,并使用粗调和细调来调整焦距。

2. 避免震动:使用显微镜时,尽量避免移动或碰撞显微镜,以防止因震动而导致的图像模糊。

3. 光源选择:不同类型的显微镜需要不同类型的光源。例如,在荧光显微镜中,必须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源来激发样品上的荧光染料。

4. 拍照保存:在观察和记录图像时,要确保使用高分辨率的相机,并且在拍照前要调整曝光时间和对焦。

5. 清洁:显微镜的清洁和维护至关重要。在使用后要及时清除样品残留物,以防止污染下一次实验。


四、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显微镜也需要考虑安全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注意事项:

1. 避免眼部伤害:当目镜处于放大状态时,切勿让眼睛靠近或接触目镜,以免造成视网膜损伤。

2. 化学品安全:在进行标本制备和染色过程中,要遵守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穿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3. 电气安全:在进行电子显微镜操作时,要确保仪器接地并使用绝缘手套、鞋子等个人防护装备。


在使用工具显微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从显微镜的质量控制到标本制备和操作技巧,再到安全注意事项,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小心谨慎。通过遵循这些注意事项,我们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并且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参考文献:


1. Zeng, S., Cao, L., & Li, J. (2015).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preparation of biological specimens fo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icron, 68, 4-11.


2. Bjørnstad, K. O. (2013). Light microscopy: an overview.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Clifton, NJ), 931, 1-12.


3. Halloran, M. C. (2009). Fluorescent imaging of living systems.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 19(5), 626-631.


导航

TOP

Baidu
map